新穎酵母菌 糖尿病患調解血糖新解

由蔡國珍教授及吳建輝副教授所研發的「新穎之酵母菌及其應用」,可有效調節血糖,其酵母菌培養及萃取技術已成功技轉並量產、商品化,期望廠商能加快製造速度,造福更多糖尿病患者。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食品科學系教授兼副校長蔡國珍,以及國立高雄科技大學水產食品科學系副教授吳建輝(左)所研發的「新穎之酵母菌及其應用」可有效調節血糖。

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統計, 全臺約有200 多萬名糖尿病的病友,且每年以2 萬5,000 名的速度持續增加,不僅如此,糖尿病及其所引發的併發症,對國人健康的影響巨大,也帶來龐大的醫療負擔。這個位居國人十大死因之一的隱形殺手仍在快速崛起中,科學家預測全球糖尿病人口數將於2025 年突破七億大關,且發病年齡層也在逐年降低中。

獲獎無數 成功技轉

有鑒於此,國立臺灣海洋大學食品科學系教授兼副校長蔡國珍,以及國立高雄科技大學水產食品科學系副教授吳建輝所研發的「新穎之酵母菌及其應用」,提供了新的解決方案,堪稱是糖尿病患者的福音。其研究結果透過「巴氏酵母菌」,達到調節血糖、血脂或其相關症狀的功效,有助於同時預防第二型糖尿病患的高血糖及高血脂。此「新穎之酵母菌及其應用」還獲得「2017 臺北國際發明暨技術交易展」鉑金獎、更同時獲得2017 臺北生技獎的技術合作獎項肯定。值得一提的是,此生產技術不但在國內屬創舉,在國際上也極具競爭力,其酵母菌培養及萃取技術,也已技轉藥廠並量產、商品化,以「葡耐因」為名於2016 年獲得具調節血糖的健康食品認證。

提到這個獲獎無數的發明,蔡國珍謙虛地表示,自己當初對於角逐獎項並沒有太大的企圖心,只因該發明在2015年取得專利,並在2016 年獲得衛福部健康食品許可證,抱著替即將上市的產品爭取曝光率的初衷參加,沒想到獲得一連串的肯定,也成了對產品最好的背書。獲得這樣的殊榮,蔡國珍進一步表示:「得獎者清一色都是醫學背景,我們則是食品科學的背景,所以滿榮幸的。」然而,這個過程可是得來不易。

研究指出,飲食療法是糖尿病的治療中最基本也最重要的療法。蔡國珍也說,研究發明的初衷是希望透過健康食品,來幫助大量的糖尿病人口,而微生物的研究正好是自己的強項,因此便萌生透過酵母菌來做研發的想法。因此,早在十年前,研究團隊就率領學生到臺灣各地的農田與果園,蒐集土壤中的野生酵母,從土壤中去分離酵母菌,再從這些酵母菌株中篩選,一株一株地測試,看哪一株具有降血糖的潛力。
增加產能 嘉惠患者

吳建輝表示,光是這樣的前置作業就花了至少半年的時間,研究團隊利用微生物篩選及發酵技術,從上百株環境分離而得的酵母菌中篩選,最後終於找到能夠產生「類胰島素蛋白」活性物質的菌株,也就是編號54 號的菌株–「巴氏酵母菌」,透過餵食糖尿病的老鼠酵母菌產品的實驗中,確實發現可降低血糖。不僅如此,還對第一型及第二型糖尿病都有效果,且沒有副作用。

蔡國珍強調,這當中的關鍵在於這個新酵母菌活性物質是一種類似胰島素的蛋白質,透過進一步的細胞實驗,更證實了該酵母菌的活性蛋白具有類似胰島素的功能:在沒有胰島素存在的狀況下(第一型糖尿病),它本身即可增加細胞膜上葡萄糖的輸送蛋白量,幫助細胞攝取血液葡萄糖。在有胰島素存在的狀況下(第二型糖尿病),則可以強化胰島素功能。最重要的是,這種種的酵母菌活性蛋白作用機轉,都有助於細胞吸收血液中的葡萄糖,因而降低血糖。

回想起研發過程的艱辛,兩人不約而同地苦笑。蔡國珍透露:「光是菌體培養液當中培養基的部分,就是一個學生的碩士論文,而菌體成分的萃取又是另一個學生的碩士論文。」整個研發過程約歷時七年以上,而且是在研發團隊技術成熟之後,才技轉給廠商。值得慶幸的是,產品甫一推出就供不應求,然而因其製造過程繁瑣且費時,目前產能仍不大。因此,蔡國珍也期望未來廠商能夠增加其產能,加快製造速度,才能造福更多的糖尿病患者。
▲「葡耐因」商品已獲得具調節血糖的健康食品認證。

閱讀完整內容
《經貿透視》雙周刊514期

本文摘錄自‎

新穎酵母菌 糖尿病患調解血糖新解

《經貿透視》雙周刊

2019/3月第5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