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3.0 迎戰慢病四騎士 破解超長壽健康密碼


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報告指出,全球每年有4,100萬人死於慢性疾病,占整體死亡人數74%,遠超過其他傳染性疾病導致的死亡。

人類進入慢性病年代,如何健康到老?

醫學3.0 迎戰現代人健康殺手「四騎士」

國際知名長壽醫學權威彼得.阿提亞(Peter Attia)在他暢銷著作《超預期壽命(OUTLIVE)》中提出他的答案:「醫學3.0」。

阿提亞指出,1900年人的預期壽命不到50歲,大部分的人很可能死於「快速」死因,例如意外、受傷和各種傳染病。

醫學進步,現代人絕大多數會活超過70或80歲,有很高的機率死於4大慢性衰老疾病─心臟病、癌症、神經退化性疾病、第二型糖尿病與相關代謝功能障礙。阿提亞稱這4大殺手級疾病為「四騎士」,患病率隨年齡增長急速增加,「通常比我們所知道的還要更早開始,而且要花很長時間才會致死。」

如何提防慢病四騎士進犯?

彼得.阿提亞直指,必須靠新方法「醫學3.0」。這不是「預防式」醫學,而是「主動式」醫學。四騎士都是日積月累、由多種風險因子疊加合成的結果,只要「更早介入」,主動採取行動,從飲食、運動、睡眠、情緒、藥物等戰術著手,就可以全面防範這4大殺手級疾病。

彼得.阿提亞認為醫學3.0是慢性病時代的健康長壽寶典,國內專家如何看呢?

慢性病是生活習慣病 改善生活型態才是對症下藥

「的確,慢性病嚴重威脅這個時代人們的健康。」台大醫院院長暨內科醫學會理事長吳明賢呼應,以前流行性感冒及鼠疫等急性傳染病可以一下子奪走很多條人命,像14世紀中葉起持續300年的鼠疫,讓歐洲大陸損失三分之一到一半的人口;1918年爆發的西班牙流感更讓全球死亡幾千萬人。

然而距西班牙流感不過100年,醫學進步加上公共衛生大幅改善生活環境,威脅人類生命的不再是急性傳染病,而是慢性病。

WHO資料顯示,全球每年約1,800萬人死於心血管疾病,佔全球死亡人數約32%;2006年被WHO定義為慢性病的癌症,已是全球第2大死因,國際抗癌聯盟(UICC)指出,每年有1,000萬人死於癌症;國際糖尿病聯盟(IDF)數據顯示,全球超過5億人罹患糖尿病;大眾害怕的阿茲海默症及巴金森氏症這2種神經退化性疾病,全球加起來也有6,500萬患者。

隨著人類壽命提高,慢性病患愈來愈多,「世界衛生組織訂定的永續發展目標中,其中一項就是各國提高醫療投資,減少慢性病罹病人口,」吳明賢說。

他進一步分析,即使醫療科技進步迅速,至今對慢性病仍然沒有很好的解方,「因為慢性病的產生跟生活型態不夠健康有關,是生活習慣病。減緩、停止或是翻轉疾病的手段,不一定是藥,藥物可控制病情、讓病情緩和,但難逆轉,生活習慣更重要。」

日本國寶醫師日野原重明40年前提出「生活習慣病」概念,他認為慢性病跟生活型態有關,應該叫做生活習慣病;日本厚生省在1996年將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慢性肝病、腎病等慢性病更名為生活習慣病。

日野原重明身體力行良好生活習慣,他看重飲食,飯比8分滿再少一點,很少吃甜食。重視蛋白質攝取,1週7天5天吃魚、2天吃肉;吃沙拉必放有「長壽維他命」之稱的花椰菜。他能走路就走路,身高165公分,從30歲起一直都維持60公斤體重。2014年,日野原重明以103歲高齡訪台演講;2017年,106歲辭世。

「其實我們的老祖宗兩千多年前就指出,健康生活型態有助健康長壽,」吳明賢說,中醫經典醫書《黃帝內經》早已闡述健康生活的重要:「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意思是,建立健康生活型態,活100歲沒問題。

「最好的治療就是預防,」吳明賢說,這種思維放到現代,透過改變生活習慣來預防或減少危險因子對健康的傷害,是防治慢性病最佳對策。

從疾病發現的原因來探求,假如用「先天」及「後天」的二分法,慢性病固然有遺傳因素,但先天基因無法改變,能改變的是後天生活環境及習慣。

「後天失調,要靠自己調整過來,」吳明賢點破,對抗慢性病要找自己可以掌握的後天因素,「不知道自己有沒有長壽基因,你只能盡量從減災著手,避免疾病上身。」

四騎士有共同危險因子 避險原則其實一致

慢性病有共同危險因子,WHO歸納為:菸、酒、不健康飲食、缺乏規律運動。吳明賢指出,慢性病多重危險因子中,飲食尤其關鍵,「當你必須服用降膽固醇藥、降血壓藥或降血糖藥,都是因為日常飲食吃出問題。」

身為腸胃科醫師,吳明賢認為,從演化看,消化系統絕對是人類最重要的生理系統,不只關係消化功能,還影響大腦、心臟,很多巴金森氏症病人一開始都出現腸胃道問題,「腦病要腸治,所以現在醫學研究腸腦軸;心血管疾病也要從腸子來治。」

國家衛生研究院副院長許惠恒本身是新陳代謝科醫師、糖尿病權威,他分析,慢性病控制模式相近,「所有慢性病中,糖尿病的控制模式最經典,不只可以把糖尿病控制好,也可以把高血壓、心臟病、慢性腎病都控制好。」

控制糖尿病必須三管齊下:健康飲食、規則運動、規律用藥,許惠恒反問:「沒有慢性病的人,難道吃東西不必少油少糖少鹽、不必規律運動嗎?」他認為這個生活控制模式不該是糖尿病患或慢性病患專屬,而是所有健康人都應該有的生活型態,「這其實就是長壽的生活守則。」

好的生活習慣抗百病 阿茲海默、巴金森氏症也能防

慢病四騎士中,「癌騎士」固然令人聞之色變,但神經退化性疾病中,會造成失智的阿茲海默症,以及會造成動作障礙的巴金森氏症,也令人畏懼。已有眾多科學研究指出,良好生活型態對預防阿茲海默症及巴金森氏症有用。

台灣失智症協會理事長、長庚醫院神經內科部主治醫師徐文俊表示,失智症成因複雜,6成為阿茲海默症造成;心血管疾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脂等慢性病會造成血管性失智;缺乏維生素B12、葉酸或是甲狀腺低下,也會造成失智。

知名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的「失智症常設委員會」每4年發表1次失智症預防新知,上一次發表是2020年,公布了12個可控的危險因子;今年8月發表的最新研究標舉,失智症的危險因子中,45%是可以預防的,共有14個可控的危險因子:低教育、聽力障礙、高血壓、吸菸、肥胖、憂鬱、缺少運動、糖尿病、喝酒過量、頭部外傷、空污、社會隔絕、視力障礙、低密度膽固醇升高等,最後2個為今年新增。

《刺胳針》的論文再次顯示健康生活型態非常重要。

徐文俊提醒,無論民眾害怕什麼疾病或面對什麼疾病,生活型態都很重要,「可以說,好的生活習慣抗百病。」

「科學證實規則運動、健康飲食維持腸胃道健康,以及健康作息有益腦健康,」台灣動作障礙學會理事長、台大醫院神經部主治醫師林靜嫻表示,巴金森氏症在前驅症、還沒有出現動作障礙的階段,規則的地中海飲食、運動和睡眠都有助延緩發病。

巴金森氏症與阿茲海默症都是腦神經細胞裡面有不正常的蛋白累積,巴金森是α突觸核蛋白,阿茲海默症是類澱粉蛋白和tau蛋白,而熬夜不利腦神經系統排除毒性蛋白。

林靜嫻解釋,膠質淋巴系統像大腦的排水管系統,在清除腦內毒性蛋白質上扮演重要角色,已有很多證據證實,經常熬夜會讓膠質淋巴系統循環功能變差,難以代謝不好的蛋白,影響所及就是更容易罹患神經退化性疾病。

病友可跟醫師討論,客製化對自己最好的治療處方與運動及飲食的生活習慣建議。運動對巴金森病人尤其重要。林靜嫻常跟剛確診巴金森的病人說:「拜託開始運動、養成運動習慣,你現在60歲,等你80歲時,會感謝60歲的自己!」

防治慢性病不只為長壽 更為縮短不健康餘命

慢性病不會立即致命,但它對健康的衝擊及影響非常大。身體健康,長壽才有意義,活得久但百病纏身、甚至失能臥床,病人和家屬都備受折磨。

今年8月,衛福部長邱泰源在「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會議中提到,台灣2022年平均壽命為79.84歲,健康平均餘命為72.43歲,不健康餘命達7.4年,亦即說平均餘命中,約有10%的時間處於不健康狀態。

抵抗慢病四騎士,其實就是在縮短不健康餘命的時間。

許惠恒分析,慢性病有一個重要議題:共病。以糖尿病來講,血糖控制不好會導致視網膜病變,嚴重的話失明,甚至影響心血管功能、腎臟功能,「減少不健康的餘命,是慢病照顧很重要的一個目標。」

吳明賢也同意「慢性病絕對是不健康餘命的溫床。」一旦產生嚴重併發症,比如心肌梗塞、中風、洗腎,餘生可能就是在輪椅或病床上度過。

醫學3.0就是生活醫學 「三好一心」是最佳實踐

進入21世紀第3個10年,醫學走入彼得.阿提亞所稱的「醫學3.0」預防勝於治療的年代。

吳明賢也有自己一套醫學演進論,「在我看來,醫學1.0是疾病醫學,2.0是預防醫學、3.0是生活醫學。」他一直倡議「三好一心」健康守則,就是生活醫學的實踐。

「三好一心」是指好好吃、好好睡、好好運動及保持身心愉快,與彼得.阿提亞建議的「運動、營養、睡眠、情緒健康、藥物」的前4項不謀而合。

吳明賢認為彼得.阿提亞講的,其實就是「生活醫學」。生活醫學的價值在於「超前部署」,在疾病出現前,像打地鼠般,不讓危險因子有冒出頭的機會,「讓長疾病的土壤長不出東西。」

吳明賢語重心長地說,很多事情需要時間才能創造價值,預防慢性病即是。雖然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對於預防殺手級慢性病並不會立竿見影,而是要長期堅持和自律,才會看得到成果。

就像日本知名動漫《葬送的芙莉蓮》裡,活了千年的魔法精靈芙莉蓮教導年幼的弟子費倫日日熟練基本功,而不是華麗招式,因為這些基本功足以戰鬥各種惡魔。

練好運動(見P.70)、飲食(見P.73)、睡眠(見P.76)、情緒(見P.79)這些生活基本功,無論慢病四騎士多強,無畏。

節錄自《康健雜誌》309期 醫學3.0 迎戰慢病四騎士 閱讀完整內容
康健雜誌2024/11月 第309期

本文摘錄自‎

醫學3.0 迎戰慢病四騎士

康健雜誌

2024/11月 第3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