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字頭成分安眠藥這樣用,不傷身、不依賴

台灣人一年要吃掉上億顆快速入睡型安眠藥,該怎麼用才安心?

文.陳俊辰攝影.陳德信

明天一早還要交報告給公司,床頭時鐘已走過凌晨2點,愈睡不著,愈是焦躁⋯⋯。

根據台灣睡眠醫學學會統計, 約1 1 % 成人有慢性失眠問題。含有佐沛眠(Zolpidem)、唑匹可隆(Zopiclone)或札來普隆(Zaleplon)成分的藥物是目前普遍使用的安眠藥,因成分都是「Z」字開頭,醫藥界通稱這些藥叫「Z drug」,特色是服用後入睡快、代謝也快。

康健雜誌 第230期

6重點,吃得安全、好眠


吃快速入睡型安眠藥要注意:

1 睡前別吃太多東西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精神科系主任許世杰提醒,這類安眠藥空腹時吸收效果最好,因此睡前建議少吃食物。

2 吃完立刻躺上床


Z drug通常吞下10∼20分鐘後就會迅速入睡,許世杰指出,一些患者反映隔天一早發現冰箱被翻過、水槽裡堆著碗盤,或甚至手機裡有打電話給朋友的通話紀錄,自己卻完全沒印象。這是安眠藥會使人「夢遊」的迷思來源,苯二氮平類(BZDs)、Z drug等安眠藥都有這種副作用。

「其實不是夢遊,夢遊沒辦法做出如此複雜、連貫的動作,」他解釋,「這代表當事人做這些事時有意識,只是醒後忘光了,叫『失憶』比較恰當。」如果吃藥後摸東摸西不睡覺(如手機滑不停,或吃了宵夜導致藥效比較慢發揮),或半夜有醒來下床,這些時段內所做的事就可能被誤認為夢遊。

3 從吃藥到起床,要超過7小時


大多數Z drug每經過約2小時身體就會代謝掉一半,藥效雖然退得快,但是對平衡感、肢體協調性、白天精神的影響,要7個小時以上的時間才會完全消失,因此,從入睡到醒來都要預留間隔;半夜醒來,也不要再吃藥助眠,否則隔天可能會昏沉、手腳不協調,增加發生意外風險。

4 和其他藥物同吃,注意加乘效果


有人吃了感冒、止痛或抗憂鬱藥會覺得頭昏、精神不濟,這些患者尤其需留意,和安眠藥一起吃可能昏沉得更厲害。許世杰建議,這些人遇到需要吃其他藥的狀況,可試著將安眠藥減半,看隔天精神好不好。如果因減藥睡不著,可再調回原本劑量。

至於食物,和Z drug都不會或只有輕度交互作用,因此原則上不必忌口。

不過,許世杰強調:「酒絕對不要和安眠藥並用。」他發現約有四成患者認為酒和藥都可以助眠,吃了藥也喝酒或許效果更好,有誤解的比例相當高。他解釋,兩者並用會強烈抑制神經中樞,嚴重可能致死。

5 發現要加重藥量才睡得著,務必告訴醫師


許世杰叮嚀,因每個人差異極大,有人1、2個月就愈吃愈沒效,有人吃半年、一年也還效果不錯,建議定期回診,1個月能追蹤1次是最理想的,讓醫師能協助訂定最適劑量。如果發覺自己藥量增加,例如原本吃1顆,現在要2顆才能入睡,台大醫院精神醫學部暨睡眠疾患中心主治醫師陳錫中說:「建議一定要反映給醫師,不要自行加量。這是警訊,是身體在告訴你可能出了其他問題。」

他指出,最常見的是憂鬱症,生理上則經常是4種狀況:任何一種心血管疾病、急性或慢性呼吸道疾病、疼痛、任一種骨關節問題。揪出共病,好好治療,睡神就能降臨。

6 好好配合醫師,就不致依賴藥物


陳錫中表示,Z drug是第三代安眠藥,跟第一代的巴比妥鹽、第二代的BZDs藥物相比,因專一針對大腦睡眠機能,較不像BZDs還有抗焦慮、肌肉鬆弛等附加功能,因此相對較少有病人靠吞大量Z drug來解決焦慮問題。在有好好跟醫師配合的前提下,並不會出現藥愈吃愈多的狀況。

康健雜誌 第230期

用藥合宜,就不必心中不安


單是佐沛眠類藥錠,台灣人一年要吃掉1.3億顆,佔所有安眠藥用量三分之一。消耗量反映台灣這座不眠之島龐大的需求,但精神科醫師在第一線觀察到的,卻經常是患者在「吃」與「不吃」之間反覆拉鋸掙扎。

陳錫中指出:「很多病人走進診間,一坐下馬上說我不想吃藥。」還有更多病人一邊服藥、一邊擔心,害怕自己再也離不開藥罐、記憶力變壞、半夜會遊走,做了什麼都不知道;周圍的人也一直勸他別靠藥物,充滿心理壓力。

「大家都覺得化學的東西會傷身、又怕上癮。現在罵安眠藥,那一定『政治正確』,可是對長期失眠病人是否有實質的幫助?」陳錫中拋出問題,「現在醫界反而開始認為,如果試過所有非藥物治療方法後的效果都不好,適量且正確使用安眠藥,才是對整體健康最務實的做法。」

因此,醫師們強調,不需靠藥物就能安然入睡是最終目標,但過程中也不必太過因吃藥而備受心理壓力折磨。

走完3步驟,不用藥也好睡


桃園長庚紀念醫院睡眠中心臨床心理師、台灣睡眠醫學學會大眾教育委員會主席吳家碩指出,受過睡眠醫學專業訓練的臨床心理師,可以透過認知行為治療來幫助入眠和輔助減藥。「核心概念是一步步用非藥物方法『抽換』安眠藥,最後脫離藥物。」這套包含3個階段的方法對大部分正在吃藥、想逐步減藥的患者也很有參考價值。他強調,減藥一定要有計劃,可跟主治醫師或臨床心理師討論,千萬別貿然自行斷藥。

第一步:先減量。例如原本2顆,先減到1顆,如果還可以正常入睡,再減成半顆,或是最低的有效劑量。

第二步:量減下來後,減使用天數。原本一星期天天要吃,試著減成5天、3天,吳家碩建議,在沒吃藥的日子,更要好好配合專業人員的安排,例如以腹式呼吸、肌肉放鬆法等幫忙入睡。

第三步:需要的時候才吃。在前兩階段患者已能比較熟練地使用非藥物技巧,再加上吃藥天數已降到一週3天以下時,就可以練習只在必要時服藥,例如明天要開會,讓你緊張又非睡好不可的時候。平日則建議持續使用非藥物方法。

陳錫中建議八字訣:「當用則用,能省則省」。一開始可在每星期挑心理負擔較輕的一兩天,練習不吃藥方式來幫助入睡,例如週末不上班,可以利用週五晚上,用放鬆方法來幫助入眠。有了成功經驗以後,增加用非藥物方式入眠的天數,強化不用藥的信心。這是「能省則省」。

那麼,什麼狀況下「當用」?若按照經驗預測當天很可能會嚴重失眠,例如白天工作受挫,肯定因心情差睡不著;或是隔天有要事待辦,一定得睡飽,當晚可先練習放鬆30分鐘,若還是睡不著,就要當機立斷起床吃藥,不需要硬撐。與其搞得自己害怕睡不好而更加緊張,倒不如先幫自己好眠,難事等到明天精神飽滿再解決。

減少因安眠藥而憂心忡忡,調整步調按部就班減藥,就能逐漸拿回睡眠主導權··· 閱讀完整內容
康健雜誌 第230期

本文摘錄自‎

Z字頭成分安眠藥這樣用,不傷身、不依賴

康健雜誌

2018/1月 第23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