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要學的是如何提問,找問題比給答案重要!閱讀完整內容
肥胖之戰 良醫獨力揭發糖業苦澀真相
二○○九年七月三十日,一段關於糖如何危害健康的演講內容,在網路上吸引到大量關注。不只是健康,這段演講也揭露了食品業、科學界、政客如何串聯,催生出肥胖戰爭。
糖:苦澀的真相」的演講,被上傳YouTube網站,內容九十分鐘,一上線就有三百萬次點閱。演講人是羅伯.魯斯提(Robert Lustig)醫師,他揭開糖是肥胖和新興疾病的元凶,痛批飲食產業為了賺錢,害兒童吃進過量的糖。
魯斯提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時念營養和食品學,教授們說許多疾病都和卡路里有關。但他到康乃爾大學學醫時,教授沒人提營養,只教怎麼治病。他一直在想,如何整合醫療和飲食?
他是神經內分泌的專家,一九九五年受聘去兒童癌症醫院,負責照顧腦癌病童。病童因腫瘤傷害到下視丘,此為內分泌和神經系統的中心,這些孩子全都有肥胖問題。
發現胰島素與肥胖的關聯
他發現有人做過動物實驗,證實下視丘受損,胰腺會分泌過量的胰島素,造成飢餓感,導致攝取過多糖分,結果變胖。他想,何不試試抑制胰島素的藥,看看會怎樣?
意外驚喜,用藥降低病童的胰島素分泌量後,個個體重下降,以前抓著零食的「沙發馬鈴薯」,現在跑出去運動,孩子比生病前還活潑!
再找四十四個大人參與實驗,結果和腦癌病童的變化一樣:體重減輕,戶外活動變多。又再找一七二個大人做「雙盲實驗」,就是實驗者和被實驗者都不知道誰會被投藥?結果一樣——問題就出在胰島素的分泌上。
他發現一九八○ 年到現在,美國人糖分攝取量足足變兩倍、成人病態肥胖變兩倍、兒童肥胖變三倍、糖尿病變三倍;八○年以前,沒有兒童得脂肪肝和第二型糖尿病,現在滿街都是。酒精是造成上述兩種疾病的主因──兒童基本上不喝酒,但攝取過量的糖,糖會轉化成脂肪留在肝臟。這個問題,不是美國獨有,法國、日本、韓國、中國的兒童肥胖現象也都變為兩倍,連人工飼養的動物都在變胖!
為什麼一九八○年成為肥胖現象的分界呢?關鍵在「美國糖業公會」。
人類與肥胖大戰纏鬥一百年,一九二○年起,美國保險業統計,體重過重易得心臟病、壽命較短。保險業聯手醫院對付肥胖,當時認為肥胖是不知節制的結果。五○年代,精神分析學派興起,肥胖被視為心理問題;六○年代,醫界界定肥胖是疾病;七○年代,史金納行為學派當紅,利用環境減肥成為顯學。
古代肥胖是好命, 現在是疾病!大眾觀念改變,開始怕吃糖,因此取代糖的甜味劑「代糖」出來搶市場。一九六三到六八年,使用代糖的無糖汽水,市占率上漲四倍,糖業公會為了保衛市場,決定藉科學來反科學!
糖業公會主要有三把刀。
第一刀:成立研究基金會,拿錢養科學研究,對糖有利就重用,對糖不利就冷凍。
第二刀: 養科學家當打手,出現不利於糖的研究,就發表更多論文唱反調,模糊焦點。利用學術武器,灌輸脂肪才是肥胖禍首,糖是可愛安全。
第三刀: 勾串政府, 打擊代糖。出論文說代糖「可能」致癌,使政府禁用代糖。
三刀砍下來, 到了一九八○ 年, 醫界一面倒向殺脂肪、滅代糖。食品業者去除脂肪含量,東西變難吃, 怎麼辦?加糖!糖使味道變好,更會上癮,不知不覺人們愈吃愈甜!
食品界抵制 反讓他聲名遠播
二○○六年,魯斯提發表兒童肥胖的專題演講,引發糖業公會關注,失去研究經費,沒有論壇請他演講。他改將演講上傳至網路,深入淺出講給大家聽。美國人平均每人每年喝掉379罐含糖汽水,等於吃下3790茶匙的糖;果汁說它不含糖,但100%果汁比汽水的含糖量還多,運動飲料糖更多!每天喝一罐汽水,兒童得糖尿病的機率上升29%。
糖業公會封殺魯斯提,反而把他打成反糖領袖。專業演講頂多一百人聽,演講內容上傳網路,就有一千萬人聽,而且其中有許多是關心孩子的父母!在他的影響下,學校禁賣含糖汽水、運動飲料和糖果,食品包裝要標明含糖量。他贊成吃水果,反對喝果汁,因為吃水果會吃下不可溶性纖維,纖維在小腸形成屏障,阻止糖分吸收;喝果汁,沒有纖維,肝臟會被糖淹沒,而多餘的糖轉換變脂肪,造成脂肪肝。
那麼多醫師,為何魯斯提抓到糖是問題的核心?除了道德勇氣,他的洞察力哪裡來?
生物學家達爾文說:「看出問題, 比解決問題還要難!」物理學家愛因斯坦說:「如何描述問題,遠比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更重要!」我們在學校的分數,是依據答對多少問題來計算,還要算答題速度。我們從來不必自己想問題,我們學習快速解決問題,而不是如何界定問題?
作為醫師,第一是解決病痛,愈快愈好。腦袋裡的時鐘滴答響,催促你馬上解決。魯斯提不受這個慣性控制,他找到問題的關鍵,問對問題,答案就自動浮現——很簡單,就是不吃過量的糖!
白雪公主遞給你的糖果,會不會比巫婆的蘋果更毒?二○○九年七月三十日,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