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占最大宗酒類疫後疲軟 這兩家何以雙位數成長
撰文/陳葦庭
水果酒、氣泡酒⋯⋯當這些好入口、有趣的新酒款成功吸引消費者目光,有數千年歷史的啤酒正面臨衰退威脅,國際啤酒商又該如何從競爭激烈的市場中突圍?
炎炎夏日,冰涼的啤酒是不少人的消暑首選。但你知道嗎,後疫情時代,不論在全球或台灣占酒類消費最大宗的啤酒,銷售竟都陷入疲軟。
國際葡萄酒與烈酒調查機構IWSR調查, 二○ 二○年,全球啤酒市場受新冠肺炎疫情衝擊衰退七%。儘管二三年解封後,各國啤酒消費有一到二%的復甦,但全球啤酒市場仍未恢復到疫情前。甚至,原本被視為主力市場的亞洲也有多國持續衰退,包含日本、韓國、越南等。
同樣情形也發生在台灣。根據財政部資料,全台酒類消費需求每年都維持在七億公升左右,相當於約三百座國際泳池蓄水量,但市占最大宗的啤酒市場近年卻微幅下降。
台灣上半年消費量減4.6%
二一年,全台啤酒消費量為五.一億公升,和新冠疫情全球爆發前的一九年相比減少近八%,儘管二二年出現反彈,仍比疫情前少三%。台灣業者也觀察,今年上半年,台灣整體啤酒市場比去年同期衰退四.六%,主因是被即飲型低酒精飲料(Ready To Drink,RTD)、烈酒、紅白酒等其他品類瓜分市場。
市場看似低迷,但包括日本龍頭朝日啤酒、荷蘭啤酒商海尼根等知名啤酒業者,仍奮力出招突圍,逆勢衝出銷售佳績。
去年,日本最大啤酒商朝日啤酒,改良旗下主力品牌Asahi Super Dry生產製程和包裝,是上市三十七年來首度改版升級。同年,更摘下了國際五大啤酒競賽之一的「二○ 二二英國IBC國際啤酒挑戰賽」設計與包裝類金獎。
據該公司統計,NewAsahi Super Dry在日本上市後,業績比前年同期高出二○%。不只如此,去年,朝日一舉拿下日本啤酒市場中三六.五%的市占率,超越麒麟的三五.七%,無論市占率或營收表現都位居日本龍頭寶座。
今年七月,他們選擇台灣作為新改版啤酒海外上市的第一站。不具名飯店業者觀察,該產品上市還不到一個月,業績已經比過去高出二成。
《今周刊》前往日本東京直擊,一窺朝日在逐漸衰退的啤酒市場中,仍能雙位數成長的祕密。
朝日啤酒 成立一三四年的日本龍頭》
拚全球版圖 新品先過台灣客的味蕾
從東京出發,大約一個多小時車程,我們來到位在日本茨城縣守谷市,朝日旗下最大的啤酒生產基地,如果以三五○毫升的啤酒計算,每年可生產二十一.五億罐,據統計,該公司旗下高達二二%的啤酒商品來自這裡。
走進工廠,映入眼簾的是上百個高達二十公尺、可容納五十萬公升啤酒的發酵槽和儲存槽,地底還埋著輸送管線,可依照訂單數量,自動化生產、包裝,三天內,就能送到日本關東的各大通路、餐廳。
「我們的目標,是把Asahi這個品牌,推向國際舞台。」朝日亞洲區總裁朱建一接受《今周刊》專訪時用充滿企圖心的語氣宣示集團目標。
朱建一並非打誑語,目前,朝日在全日本共有八座啤酒工廠,於英國、澳洲、泰國等八個國家也設有廠房,可分別將產品銷往全球五十幾國,而台灣消費者喝到的Asahi Super Dry,則是從日本原裝進口。
明明啤酒市場逐漸萎縮,為何朝日事業版圖仍能持續擴張,甚至在近年躋身全球第三大啤酒商?
第一,是朝日擅長和餐廳、酒吧通路合作,創造品牌價值。
攜手通路 刷年輕人好感度
走進日本居酒屋、餐酒館,常常可見人手一杯AsahiSuper Dry生啤酒,而在台灣,知名的乾杯燒肉、鼎旺麻辣鍋、通庵熟成咖喱也都是他們的客戶。
「透過餐酒搭的方式,消費者比較有機會翻轉品牌印象。」曾與朝日合作, 在台北開設快閃店的VG集團行政主廚陳子洋指出,啤酒對消費者而言是相對平價的商品,但透過不同料理的搭配,創造體驗的同時也能提升消費者好感度。
而隨著疫情解封,外出用餐需求恢復,確實也成功帶動業績回升。
不斷開發新產品,創造差異化,則是他們突圍的第二支箭。
時間回到一七年,當時朝日因為日本酒稅調漲、少子化和年輕消費者喜好改變等因素,每年業績持續下滑一到二%,整體市占率甚至一度被主打超商通路的競爭對手麒麟超越。
他們發現, 約有八成二十到三十歲的日本年輕人日常仍會購買啤酒,只要能研發具差異化的產品,還是可以在有限的市場中找到客群,甚至讓不喝啤酒的人也願意嘗試。
於是,朝日耗時四年多研發出獨家專利技術製成的「極泡罐」,在易開罐內層加上特殊塗層,瓶口變成全開蓋式設計,開蓋的瞬間,空氣、塗層與二氧化碳交互作用時,就會產生像生啤酒般綿密的泡沫。
疫情最嚴峻時,由於日本民眾無法上居酒屋聚會,口感如生啤酒的極泡罐就成了他們嘗鮮的選擇。二一年四月,極泡罐在日本上市後隨即爆發搶購潮,一度發生缺貨情形;二二年,他們更乘勝追擊,改良Super Dry啤酒製程,以二次啤酒花投入法並優化酵母發酵技術,強化啤酒香氣,終於成功贏回日本市場龍頭地位。
第三支箭,是以台灣為實驗基地,持續擴大全球市場版圖。
今年七月,朝日選擇台灣作為新改版啤酒海外上市的第一站。
這不是他們第一次選擇台灣作為產品上架的先行市場,無論是極泡罐或快閃店活動,台灣都領先全球執行。
「台灣對整個朝日集團而言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市場。」朱建一指出,台灣是全球超商最密集的國家,不只是業績表現亮眼,而且酒類市場穩定成熟,消費者對新事物的接受度也很高,因此若是產品在台灣有好表現,通常也就能夠在國際市場中站穩腳步。
事實上,不只是台灣消費者熟悉的Asahi Super Dry,就連朝日近年陸續收購的義大利頂級啤酒品牌沛羅尼(Peroni)在台灣也買得到。
朱建一預告,接下來還會引進低熱量、低酒精、零酒精和水果酒等品項,去年限定販售的極泡罐,今年中秋節起會成為常態商品,並增加大罐裝的規格,以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海尼根 來自荷蘭的全球第二大啤酒商》
產品多元、活動新鮮 直攻「無聊」痛點
鏡頭回到台灣。同樣在市場繳出逆勢成長成績單的,還有全球第二大啤酒商,今年邁入第一五○周年的荷蘭啤酒商海尼根。
今年上半年,海尼根在台灣業績比去年同期增加十三%,是疫情後首度連六月出現正成長。
「整體啤酒市場衰退,對海尼根而言卻是個機會。」去年上任的海尼根台灣董事總經理吳建甫自信指出。
曾任中國海尼根品牌總監、日本海尼根董事總經理、泰國亞太啤酒公司行銷總監,吳建甫觀察,儘管啤酒市場出現衰退趨勢,但全球消費者對酒類的需求量並未減少。而海尼根旗下擁有三百多個產品線,若能透過多產品策略,快速滿足不同客群需求,還是有機會保持領先地位,甚至藉此擴大市占率。
「除了精釀啤酒,台灣的啤酒品類其實滿無聊的,所以需要大廠一起投入才能把市場做大。」吳建甫點出近年國內啤酒市場的痛點,直言產品不夠多元化,才是近年客群流失的關鍵。
攤開海尼根集團旗下事業版圖,除了台灣人熟悉的傳統海尼根,近年,他們還陸續推出口味較為清爽的海尼根星銀、無酒精啤酒、虎牌冰釀啤酒、白啤酒艾德懷斯等品項。據該公司統計,光虎牌冰釀和星銀兩個品項,今年一到四月業績就分別有六○%和三○%的成長,也印證了他們多元產品組合的策略奏效。
只是,虎牌冰釀和星銀分別是二○年和二一年在台灣上市的品類,為何時至今年,才在市場嶄露頭角?
▲海尼根台灣分公司總經理吳建甫(左)和業務總監周冠廷(右),鼓勵團隊到第一線了解消費者。攝影·陳睿緯
校園風雲人物導購力驚人
打破傳統銷售啤酒策略,是海尼根逆勢成長的第一個關鍵。
「Jeff(吳建甫)很常提醒我們,不要待在辦公室,一定要跟消費者站在一起。」海尼根台灣業務總監周冠廷透露,吳建甫才剛到任,就帶領公司團隊,在半年內全台跑透透,拜訪各地經銷商、參加廟會、文化節等地方活動,了解第一線銷售情形。
例如,他們發現,過去海尼根推出新品時,會將行銷力道放在找大明星代言。但,隨著社群媒體發達,大明星不再是唯一的票房保證,有影響力的「關鍵意見消費者」(KOC)反倒更有導購力。
也因此, 海尼根團隊找上各大專院校內的風雲人物, 舉辦小規模的聯名活動,「同學覺得要挺同學,結果星銀跟虎牌的業績真的大幅成長。」周冠廷說。
又如,適逢海尼根一五○周年,他們找上知名桌遊「地產大亨」合作,推出環遊世界桌遊和特製的啤酒調酒,打破傳統喝啤酒的方式,讓海尼根的喝法變得更多元、有趣。
全家便利商店觀察,近年進口啤酒,如海尼根、百威,成長幅度較本土品牌顯著,主因是不少新品主攻年輕族群,搭配新品上市活動,成功創造話題及銷量。
受惠解封後產品供應鏈逐漸恢復正常,則是海尼根逆勢成長的第二個關鍵。
「明年起我們可以做更多」
「我們的產品幾乎都是進口,疫情期間很難立即因應。」吳建甫不諱言,儘管在地生產一直是海尼根的全球策略,但受限台灣法規、設廠限制,過去公司一直未能實現在台灣生產的目標,只能仰賴進口。過去三年,正好碰上原料短缺、海運延宕等問題,導致產品供應與調度彈性受限,才會難以快速跟上市場需求。
話鋒一轉,吳建甫充滿期待地宣告:「明年起海尼根可以做更多!」
對海尼根而言,推升業績最重要的關鍵助力,是去年海尼根向三洋維士比集團收購了位在屏東的龍泉啤酒廠,將在明年投產。儘管海尼根不願透露總投資金額,但,光從目前規畫看來,不難看出海尼根總部對台灣市場的重視。
設備方面,海尼根除了保留原本廠房,更大手筆從德國引進新設備,以提升未來的產能和品質。人才方面,則找來荷蘭、泰國、新加坡、希臘等七國員工來台,作為種子教練,負責人才培訓和優化技術。「畢竟過去台灣有酒廠經驗的人不多,需要重新招募跟培訓。」吳建甫解釋。
「等廠建好後,什麼都可以做!原味、星銀、無酒精⋯⋯,包含氣泡酒、RTD都有可能!」扳著手指細數著旗下產品,吳建甫興奮分享著台灣新廠藍圖。而他也期許,未來這個啤酒廠能發揮台灣的地理位置優勢,成為海尼根在北亞的出口基地,「我們當然不只想在台灣賣。」
「啤酒已經活幾千年了,雖然近年有消長,但不會消失。」採訪最後,吳建甫自豪表示,無論啤酒或海尼根都具有悠久歷史,只要能抓緊時代潮流,肯定能長遠發展。
閱讀完整內容
本文摘錄自
啤酒市場衰退 朝日、海尼根逆勢突圍
今周刊
2023/7月 第1388期
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