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鬧蛋荒,為何該擔心下一波疫情大流行來襲?

「缺蛋」大概是近來最火熱的民生議題,不少網友打趣「誰早餐能加蛋,才是真的有錢人」。不過「鬧蛋荒」的不只是台灣,包括日本、韓國、美國都因為禽流感肆虐、大舉撲殺雞隻, 同樣出現蛋價高漲的現象。雖然每年都會爆發禽流感疫情,但今年的疫情確實是有史以來規模最大,連世界衛生組織秘書長譚德塞都警告「必須為可能的禽流感大流行做好準備」。

不過禽流感頂多就是撲殺家禽、一陣子沒有蛋吃,為何譚德塞要特地提出警告呢?原來過去25年傳染野生鳥類和家禽的H5N1禽流感,最近幾個月傳出秘魯的野生海獅與俄羅斯的野生海豹都死於H5N1、西班牙的水貂養殖場傳出禽流感疫情、英國則從狐狸與水獺身上、法國從貓身上都發現了這種病毒。哺乳動物的染疫狀況讓人擔心,H5N1會不會出現人類感染者。譚德塞博士強調,人類面臨的風險很低,但他也提醒「 可能不會一直如此」。

《經濟學人》指出,在新冠病毒造成全球大流行之前,人們曾經認為下一波人類大流行應該是流感病毒引起,畢竟1918年的西班牙流感造成大約5 千萬人喪命(新冠肆虐3 年約有686 萬人死亡)讓難以忽視。雖然人類感染禽流感的病例非常少見,但1997 年的亞洲禽流感的860 位感染者,最後竟有半數不幸喪生。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也指出,人類感染H5N1 的死亡率為53%。

目前確實尚未證明H5N1 會在人與人之間直接感染,但這種病毒正在全球各地傳播,自1997年爆發以來,從鳥類傳染給人類的能力也一直在演變。自2021年10月以來,即便全球已經撲殺1.93億隻家禽,但這種猖獗的病毒仍從歐洲與亞洲一路蔓延至美洲,光是美國一地, 因禽流感爆發而死亡或者遭撲殺的野生哺乳動物也越來越多:包括內布拉斯加州和蒙大拿州的灰熊、蒙大拿州的紅狐、奧勒岡州的臭鼬與浣熊、阿拉斯加州的阿拉斯加棕熊。


▲英國的防疫人員正在處理染疫死去的野生禽鳥。(美聯社)

去年一整年,雖然只有5個人感染禽流感,但今年1 月在厄瓜多已經有一名女孩感染。許多人擔心,禽流感會不會從一場單純的生態災難,演變為一場全面爆發的疫情大流行?倫敦帝國理工學院的病毒學家皮考克(Tom Peacock)就擔心,原本只在鳥類之間傳播的病毒如今出現蔓延到哺乳動物的現象,這有可能是由H5N1的變種病毒株所引起。

倫敦衛生與熱帶醫學院(London School of Hygiene & Tropical Medicine )的傳染病專家大衛· 海曼(David Heymann)則警告,雖然過去也在哺乳動物身上發現禽流感病毒,最後也沒有在人類社會引爆大流行。《麻省理工科技評論》認為,並沒有令人信服的新證據表明,禽流感在人類社群中爆發的可能性比過去幾年更大。但海曼也承認,流感病毒大量感染哺乳動物總是令人擔憂,因為病毒可能發生更適應人類的突變。科學家們雖然認為,H5N1 演變為人傳人的機率很低,但此事如果成真,困擾全球多年的新冠疫情將成為一種「相對溫和的傳染病」。

雖然科學家們目前對「禽流感突變人傳人」的看法是「機率不大、小心應對」,但這並不代表完全沒有可能,畢竟新冠病毒的橫空出世也沒人能夠預料。世界衛生組織去年就召集了300多位醫學專家與科學家,共同討論更新具有大流行潛力的病毒與細菌清單,希望推動政府與學術機構投入精力和資金研究這些「最有可能對人類造成最大破壞的病原體」,世界衛生組織也為這些傳染病制定了戰略目標與研究重點:

這些病原體包括立百病毒(Nipah Virus,致死率40%到75% )、克里米亞- 剛果出血熱(Crimean-Congo hemorrhagic fever, 致死率10% 到40%)、拉薩熱(Lassa fever,致死率1% 到15%)、裂谷熱病毒(Rift Valley Fever Virus,致死率約1%,但8% 到10%的患者會出現腦炎、眼睛病變等嚴重症狀)、茲卡病毒(Zika,致死率低,但孕婦感染可能讓胎兒罹患小腦症或流產、死產)、伊波拉與馬堡病毒(Ebola and Marburg virus disease,致死率約50%)、中東呼吸綜合症(MERS-Cov, 致死率約35%)、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死亡率不到1% )。
如同我們不知道新冠病毒會不會又出現一個難纏的變種,也不確定禽流感何時會演化出人傳人的亞種,世界衛生組織雖然列出多種可能嚴重威脅人類社會的傳染病,但並未按照任何順序將這些疾病排序,僅承認確實可能有一種未知疾病導致嚴重的大流行,因此需要為這些威脅啟動「 研發藍圖計劃」,讓疫情爆發到批准可用於挽救生命和阻止更大危機的藥物與疫苗的時間差盡量縮短。

不過康乃爾大學的公衛與疾病生態學者普勞萊特(Raina Plowright)也承認,光是她所研究過的一小部分蝙蝠物種,也無法確定其所攜帶的數千種病毒是否會感染人類或者人傳人,「我們真的是瞎子,更不要談病毒的基因會發生變異」。目前死亡率約在1% 左右的新冠病毒,已經讓人類社會焦頭爛額了三個年頭,普勞萊特警告:「哪怕是最微小的基因變化也會產生深遠影響⸺如果有一種死亡率高達50%、還能有效傳播的病原體那會怎麼樣?」

在世界各國陸續摘下口罩、打開國境, 試圖重回正常生活之際,經過新冠洗禮的人類是否也做好準備,更夠從容地迎戰下一隻「全球公衛黑天鵝」?這個沉重的大哉問,仍有待各國花費更多心思圍堵與因應那些「看不見的敵人」 閱讀完整內容
新新聞2023/3月 第1878期

本文摘錄自‎

全球鬧蛋荒,為何該擔心下一波疫情大流行來襲?

新新聞

2023/3月 第187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