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銀行家雜誌 2022/5月 第149期
香港下任特首選舉僅有政務司前司長李家超參加,他是以鷹派處理反送中的代表人物,外界也視為中國正加大力道,對香港實行恐怖統治的開端,當法治與自由離香港遠去,金融中心基石將逐漸鬆動,香港前景到底將如何?值得研究與深思。
新新聞 第1830期
正當烏克蘭戰爭宛如人間煉獄,記錄香港反送中運動的電影《時代革命》在台灣引起共鳴,包場近百場, 穩坐台灣今年最賣座的紀錄片。總統蔡英文在臉書大推《時代革命》,卻有人留言,「希望政府能多支援香港流亡來台的年輕人」,也有人期待,「希望蔡總統也給在台灣苦候入籍的香港人一個家」。
今周刊 2022/第1316期
港星杜汶澤剛拿到台灣身分證,成為正港台灣人的他,事業經營有聲有色,但他沒忘記這口自由空氣的可貴,短短一年間,發起萬華待用餐計畫、成立「香港人學生在台灣」獎學金,運用影響力做慈善。對他而言,發大財花在幫助需要的人身上,很爽。
明報周刊 第2745期
五月天的晏晝,走在香港仔海濱,海鮮店還未開檔,人們在休憩、緩跑、垂釣。旁邊的避風塘,波光粼粼,吹來暖烘的風,夾雜些微魚腥味。塘內停泊的漁船遊艇、貨輪舢舨隨波漂曳,個別在密集的船隻之間穿梭,找尋狹路,靠岸或離港。兩岸的樓宅大廈,靜默佇立,看着這片怡人景致日出日落。
時報周刊No.2239
來台灣定居的香港人不少,而且許多都執起鍋鏟、開了餐廳,分享起家鄉手路菜或展現自身習得的特殊菜式,不僅各有特色,也為我們帶來百花齊放的港式美味。
商業周刊第1713期
新加坡一直以來是西方人士進入亞洲勞動市場的首選:乾淨、效率、低稅率。目前,香港在國安法和二波疫情雙面夾擊下,動盪不安,新加坡照理來說是資金和人才轉移的直接受惠者。然而,彭博報導,新加坡猶如「大磁鐵」一般的國際人才吸引力,卻正在消退。
新新聞1748期
香港形勢惡化、解放軍頻繁在台海巡演,都增強了台灣自我防禦的危機感。蔡英文政府公布史上規模最大的軍事預算,也計畫購買更多美國武器。
鏡週刊第197期
美國新型冠狀病毒單日確診人數在近期突破五萬人,是少數在第一波疫情過後,單日確診人數還在繼續創新高的國家。而在上週,香港版《國安法》正式通過, 則是讓部分國家開始對中國提出抗議與制裁。
新新聞1740期
1997年,香港在鄧小平「馬照跑、舞照跳」的保證下,以「一國兩制」、「50年不變」為前提「回歸」。而上任後屢屢突破「鄧小平框架」的習近平,則在23年後,以《港區國安法》要完成他口中的香港二次回歸──他不要兩制下有異聲的香港,要的是「一制」…
新新聞1739期
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香港主權交還給中國。東方的、西方的;歡呼的、憂心的;民主的、獨裁的;熱情的、冷漠的;資本的、共產的…,香港從來都是一個多元面貌的城市,主權交接讓它更炫目,但也更令人害怕它將失去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