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你讓我瘦下來
減重陪跑者宋天洲醫師以肥胖者的視角、同理心的角度出發,剖析肥胖對身體健康的傷害,從減重手術到術後的團隊全方位追蹤照顧,幫助你達到個人理想體重目標,獲得內在的健康與外在的美麗。
天生不愛動
人類並未演化成愛運動,懶惰才符合人類的天性!當運動變得商品化和醫療化,我們對運動也變得更焦慮、更加愛恨交加,破解12個身體迷思,讓你徹底解除關於不運動的罪惡感。這是一本寫給運動愛好者,同時也寫給對運動感到焦慮又困難的一般大眾,為了自己健康必備關於運動和健康的好書。
前彎,最強舒筋活血法
每天前彎5分鐘,立即打通全身氣血,更勝忍痛指壓、按摩、拍打30分鐘!徹底改善腰痛、駝背、肥胖、體力差、骨盆歪斜、呼吸不順,打造煥然一新──健康、清爽、舒適的身心狀態!
聯合報 20220112
快過年了,今年春節連假長達九天,大家返鄉團聚會開心吃豐盛的年菜和零食,小心熱量爆表,體重飆升好幾公斤。營養師強調,過年期間飲食的選擇相當重要,建議把握「三低一高」飲食原則,多吃蔬菜,零食先抓好食用分量,就能開心健康過好年。
能力雜誌2022年1月號
每年冬天一到,就是育民慣例跟流感病毒鬥智鬥勇的決戰時刻。除了接種疫苗、維持規律作息與運動之外,他也把目光轉到每天三餐上,只是到底該怎麼吃,才能正確增強免疫力,跟病菌、病毒說Byebye 呢?
康健雜誌第278期
暈車(動暈症,motion sickness)很常見,約三分之二的人在一生中都曾有過暈車的經驗,尤其是6∼12歲的小孩,女性比男性多,華人又比歐美人多。睡眠不足、懷孕、偏頭痛者較易暈車。暈車有家族傾向,如果父母其中之一曾經暈車,其兒女暈車的機率為一般人的2倍。
商業周刊第1781期
幼童或年輕人因心肌炎而驟逝的悲劇時有所聞,加上新冠肺炎疫苗施打,罕見的心肌炎副作用成了新聞的焦點。施打mRNA疫苗的其中一個副作用是心肌炎,然而疫苗引起的心肌炎在最高風險的族群中,機率低於十萬分之六・七,而症狀多半較輕微且可完全恢復,建議民眾不必過度擔憂,施打疫苗仍是利大於弊。
早安健康1-2月號/2022 第52期
最近走路覺得有點變慢、不穩;久不用炒菜鍋有變重的感覺;看了好多報導都在講肌少症。我是不是有肌少症呢?在家裡就可以知道嗎?
自由時報20211231
您平日喜歡喝個幾杯嗎?還存著適量有益身心的觀念?兩份醫學報告皆指出,只要黃湯下肚就會傷身,並無所謂的「安全劑量」,不鼓勵以養生為由小酌,值得大家關注。
黃金十分鐘,聽見好書 許多熱愛閱讀的朋友們,通常會遇到一個問題就是,想要看的書很多,卻在有限時間內無法全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