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中醫給忙碌上班族的第一本養生書
現代人活過一百歲叫做「人瑞」,是長壽之人的意思。但西方基因解碼發現,人類正常的生命長度是120歲;西醫的解碼和台語「呷百二」的中醫隱喻竟然吻合!所以上古之人真能活過百歲。而現在台灣人平均壽命約為78.97歲,跟上古之人比較整整少了40歲,是哪些地方出了問題呢?
神醫
三鬼穴,出自《備急千金要方》小腸腑方風癲第五。用針過程中,若真的有鬼,祂將在五六針後開口,說明自己為什麼會在這裡。此時醫家必須恭敬相待,且在得知來意後,看是冤情還是仇恨都得幫忙處理……
《旅讀》2021年08月號第114期
新冠肺炎疫情揮之不去,最終可能「流感化」,傳統中醫藥有能耐對抗嗎?在臺灣歷史上又有哪些案例呢?
VOGUE 2021 7月號
炎炎夏日悶在家防疫,心情難免起伏大,在中醫看來七情六慾浮動大則容易生病,何穎盈醫師分享居家可以怎麼吃、怎麼喝、怎麼動、痠痛怎麼按、如何養脾胃,以及透過瑜伽讓自己在家能養脾健胃維持好體態、並且啟動正能量,自我療癒。
康健雜誌第272期
有些人抱怨吃素吃不飽、體力維持不久,茹素10年的中醫師郭哲彰認為是吃得不夠均衡。他自曝高中時沉迷武俠小說想練武功,偷偷嘗試吃素、斷食只喝水,結果體力愈來愈差,整天提不起勁想睡覺,誤以為自己不適合吃素。後來學了中醫才理解是吃錯了。
今周刊第1271期
面對台灣十大死因之首的「癌症」,目前的治療趨勢為「西醫為主、中醫為輔」,從臨床與實證醫學的角度,中醫介入癌症治療的益處也確實不少。
天下雜誌第718期
中醫有許多療效,人們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背後跟多數人對中華文化的體認及民族性有關,為何會這樣?從近來故宮爭議,也能看出端倪。
今周刊第1260-1261期
肺炎大病初癒後,肺部受傷恐形成疤痕組織,導致俗稱「菜瓜布肺」的肺部纖維化。中醫首重益氣、祛痰、化瘀,讓病患恢復日常自理,搭配有氧運動,可期加速恢復。
今周刊第1259期
糖尿病,是慢性腎臟病最常見的危險因子,初期可藉由自身慢性病控制與改善飲食、生活習慣等,來延緩腎功能的持續惡化。
健康2.0精選eMOOK 25
減肥永遠是個熱門話題,中醫師許淳彰提出「飲食 4321」原則,只要吃對時間,從珍奶、燒烤、吃到飽通通可以吃,因為不用餓肚子,又能吃到自己喜歡的食物,成功機會大,當養成習慣後就可以輕鬆保持體態輕盈。